杜联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江湖圈内声名显赫的江湖人物,外号“尖东之虎”,这背后不仅代表了他在黑道上的威名国尚策略,也映射了那段充满血雨腥风的岁月。
从小,杜联顺便对学业毫无兴趣,但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却有着几乎痴迷的热爱。书中那些行侠仗义、武功卓绝的侠客成为了他心中不灭的梦想。杜联顺常常幻想,某一天自己也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,手持一把武器,行走江湖,为民除害,留下赫赫战功。
为了追逐自己的“武侠梦”,杜联顺决定早早辍学,他告别了校园,转而寻求一条全然不同的道路。经过一番介绍,他拜入了一个并不出名的门派——白鹤门,从事武术修炼,专攻“白鹤拳”。不过,从门派的名声来看,白鹤门并不算是一个传统的、正统的武学宗派,只是以观赏性为主的花拳绣腿而已。杜联顺早期的武功练习多是偏向套路的,且注重表面效果,实战价值有限。
展开剩余77%虽然杜联顺悟性极高,但由于没有一位真正的高人指导,白鹤门的武学也未能给他带来实质性的进展。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尚策略,他练习白鹤拳,却始终感觉自己的武艺未曾大成,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甘。
那个年代的香港江湖正盛行“打黑拳”。所谓“黑拳”,就是不受任何规章约束、充满暴力与残酷的地下拳赛。每场比赛都有着巨大的赌注和高额奖金,吸引了不少人跃跃欲试。杜联顺,深信自己练得一身好武艺,便在巨额奖金的诱惑下,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这类非法比赛。
初次踏入赛场时,杜联顺信心满满,胸有成竹。毕竟,他自幼习武,常年在酷暑严寒中坚持锤炼身体,尤其是那一套鹤拳,练得颇为熟练。比赛前,他甚至觉得能轻松KO对手,赢得比赛简直就是手到擒来。
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。他练了十年的“白鹤拳”,竟在短短的一招之间被对方轻松KO。杜联顺甚至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输,心中依旧不服气,认为是自己准备不足、经验缺乏所致。
于是,他带着不甘心的心情报了第二场比赛,然而这一次,他遭遇了更惨的失败——对方三拳两脚便把他踹下了擂台。看台上的观众哄堂大笑,杜联顺顿时感到无比丢脸,内心的羞愧和愤怒让他决定再度出战,找回面子。
然而,第三场比赛的结果与前两次并无二致,杜联顺再次惨败。对方轻松将他击倒,而他自己也彻底意识到,自己练了多年的“白鹤拳”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。心灰意冷的杜联顺开始产生了放弃的念头,甚至考虑金盆洗手,退出这条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拳坛。
就在杜联顺几乎绝望之时,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出现在了他的生命中。这个人,正是香港最大社团——新义安的总教头苏泷。苏泷在新义安的地位非同小可,连向氏兄弟都要对他三分敬畏。
原来,杜联顺连续三场失败的比赛,苏泷都在场观看。看到杜联顺百折不挠、不屈不挠的精神,苏泷被他深深打动,认为他虽然没有遇到名师,但若能得到高人的指点,必定能在武道上取得非凡的成就。于是,苏泷决定亲自收杜联顺为徒,将他带入了自己的门下。
杜联顺有了扎实的武功基础,只是方向不对。与其说他练的是“白鹤拳”,不如说那是一种表演性质强的拳法。如今,遇到了泰拳高手苏泷的指点,杜联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武学世界。通过刻苦的训练,他渐渐领悟了泰拳的精髓,不仅力量大增,技巧也更为成熟,很快成为了一个足以称雄一方的武者。
学成之后,杜联顺将当年三场失败的屈辱牢记在心,决定复仇。为了验证杜联顺是否真正练就了过硬的实战本领,苏泷安排他与当年击败他那三名选手重新对战。这一场一挑三的比赛,震惊了所有人。杜联顺凭借过硬的技艺,成功逆袭,打败了曾经的敌人,并让自己的名字在香港江湖上彻底响亮了起来。
赛后,苏泷也对杜联顺刮目相看,将他提拔为新义安的“红棍”,并安排他掌管几个重要场子。那时的杜联顺,凭借着出色的拳技和不畏死的狠劲,迅速在香港江湖中打响了名号。人们开始称他为“尖东之虎”,他迅速掌控了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一些最具规模的娱乐场所,成为江湖中不可忽视的人物。
然而,随着杜联顺地位的不断提升,他的性格和行事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。曾经的冷静和谨慎被张扬和嚣张所取代。最终,他卷入了苏泷与向家兄弟的“篡位之争”中。即便苏泷拥有极强的势力,最终还是未能撼动向家兄弟的江湖地位,反而被他们罢免了所有职务,成为了一个闲人。受到师傅苏泷影响的杜联顺,也开始了自己的下坡路。
九十年代末,杜联顺因一起伤害案件被警方关押了九个月。等他重新回到社会时,曾经熟悉的江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昔日的“尖东之虎”也在变迁中黯然失色。那个曾经风光无限、赫赫有名的杜联顺,最终不得不金盆洗手,隐退江湖。
“江湖是一条不归路,善恶终有报,正道虽遥远,却始终是人间的唯一出路。”混迹江湖的人,无论过去如何风光,最终都难逃命运的惩罚。今天我讲述这段历史,并不是为了美化这些人物,而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他们。要记住国尚策略,社会上最值得追求的,不是权力、金钱或暴力,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,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。
发布于:天津市振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